多媒體遠程視頻會議發展歷程?
遠程視頻會議是多媒體會議的一種模式,無線多媒體從90年代初至今已經有著較長的發展歷史,無線通信技術突飛猛進,整個視頻會議系統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從初期的模擬視頻會議到數字視頻會議再到標準會議,經過了三個漫長的階段。
第一階段:『60年代初期』
模擬視頻會議系統開始形成,并逐漸推向于廣大商戶適用。
第二階段:『70年代初期』
在壓縮編碼技術的推動下,視頻會議系統開始從模擬視頻系統向數字會議系統轉型。
第三階段:
『80年代初期』 研制出2Mbps彩色數字視頻會議系統,形成非標準的國內視頻會議網。
『80年代中期』 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飛速發展,圖像編解碼技術取得突破,信道費用降低,為視頻會議走向實用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80年代末至今』 無線多媒體技術再一次得到升華,開始現實了更為精準的會議系統。CCITT(即現在的ITU-T)形成了H.200系列建議,規定了統一的視頻輸入輸出標準、算法標準、誤碼校驗標準及一系列互通的模式轉換標準,解決了不同廠商的設備互通問題,極大地推動了視頻會議的發展。
90年代中期以來,計算機互連網的飛速發展對電信業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基于包交換網絡的多媒體通信系統逐漸成為研究人員和電信、網絡及計算機廠商關注的焦點之一。Internet工程任務組(IETF)也開發出實時傳輸協議(RTP)、資源預留協議(RSVP)等與ITU-T的H.323建議配合,以確保在IP網絡上傳送實時音頻視頻流。
近年來,視頻會議系統成為企業發展中的一股新興力量,在企業的需求下視頻會議系統慢慢走上了全高清1080P路線,因為低分辨率的圖像中沒有提供高質量視圖所需要的足夠多的圖像信息。高分辨率格式所具備的更高的像素數可以提升畫面質量,使大屏幕上的畫面顯得更清晰、流暢。在視頻會議中,這種技術可以改善整體的視覺體驗并消除會議疲勞。顏色也更為鮮明和真實,動作清晰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