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互聯網+”優化科研經費管理?
如何用“互聯網+”優化科研經費管理?
縱觀歐美地區,高校都承擔著重要的科研使命,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創新都是從高校里率先發起的,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在21世紀的科技競爭中,中國高校也必須承擔起科學研究的職責使命,而科研經費管理是高校提高科研能力的核心保障。
然而長期以來,高校的科研經費管理流程存在諸多問題,有必要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流程優化。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文章科研管理系統以科研經費“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主線對科研經費的入款、用款申請、預算等流程進行梳理分析和優化升級,實現科研經費管理信息系統的交互和整合,幫助科研院校實現科研經費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和信息化。
問題:高校經費管理職責不明、數據不共享、流程陳舊
當前大部分高校對科研管理實行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分管原則。科研部門負責科研項目的管理,包括項目的立項、合同、結題等;財務部門負責科研經費的入賬、預算控制及執行等。此種管理模式容易導致科研的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脫節,部門間的管理責任不明確,容易出現管理盲區或多頭管理現象,科研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協調和監督。

同時,高??蒲许椖可婕暗臉I務部門較多,各部門的信息系統各自獨立,數據沒有共享,部門之間數據傳輸費時費力,造成許多管理流程不連貫,信息孤島現象嚴重,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低,整合程度差。 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分離、經費管理系統間信息孤島及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致使科研經費管理流程復雜陳舊。主要表現如下:1、科研經費入款環節流程復雜,科研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2、科研經費申請、預算流程復雜,信息化水平低。
方案:“互聯網+”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勢在必行
隨著對科研工作的重視,高校獲得科研經費的總量逐年增加,其資金來源也趨于多元化。龐大的經費體量、多渠道的經費來源和落后的管理方式之間的矛盾使科研經費管理暴露出各種問題,尤其是科研經費管理的流程復雜陳舊,嚴重制約了高校科研活動的開展。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互聯網+”戰略發展計劃,數據的傳輸、整合、利用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轉變。高校應緊抓機遇,積極實施“互聯網+”的科研經費管通過現代信息化手段,通過“互聯網+”科研經費管理實現流程優化:以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主線,以預算為核心,強化預算編制和評估評審,建立全課題經費預算編制,評估評審的溝通反饋機制;以課題經費預算為基礎,用款申請為載體,經費到賬為依據的閉環經費管理;從而實現科研課題從經費預算、用款申請、經費到賬、課題結算、到形成資產的科研經費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同時,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的充分集成和共享,通過將內控手段和管理理念嵌入到信息系統,對業務活動和財務流程進行控制,建立既相互銜接又有效制衡的工作機制和業務流程,實現科研項目經費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通過科研管理系統,高??梢詫蒲薪涃M管理流程進行優化,改變跨部門數據處理效率低下的狀況,實現科研經費業務全流程一體化管理,達到數據傳輸管理“無紙化”、內部控制“規范化”、管理過程“透明化”、財務處理“智能化”的目標,努力實現讓師生“少跑一回路,少排一次隊,少等一分鐘”,進一步推動科研經費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